全部有線電視

  • View More 成人頻道推廣-02-01_0.jpg
    最新商品

    成人頻道套餐

    彩虹餐、情趣餐、樂活頻道
  • View More 民眾自主封城.png
    地方新聞

    【 民眾自主封城 萬華成街貓遊樂園】

    社區// 民眾自主封城萬華成街貓遊樂園爲了防疫,許多民衆都居家上課或辦公,原本熱鬧的街道,人潮變少了許多,就有熱愛攝影的民眾發現,萬華街道上出現許多以往不常見到的街貓,自由自在的行走在各個角落,看到街貓可愛的身影,讓人忍不住拍下這暖心的一幕。在全民居家對抗疫情期間,街道上的人潮稀少,民眾除了出外採購必需品,非必要就不會出門,但有熱愛攝影的民眾,發現萬華的街道上出現許多街貓,隨即拍下它們可愛的身影,並且剪輯成影片放上網路,療愈了疫情下民眾苦悶的心靈。人類少了活動的情況下,卻多了街貓紛紛出來逛大街,也不用擔心受到人類的驅趕或干擾,就連肚子餓了還會有在地的愛心民眾提供糧食,讓萬華街道都成為貓咪的遊樂場。  流浪動物一般都要到處覓食來持續生命,但萬華的街貓卻是可以得到民眾的糧食支援,但即便是可以得到糧食暫時填飽肚子,它們卻沒有一個良好的棲息地,無時無刻都得面臨被日曬雨淋的生活,導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因爲疫情讓人類關上家門防疫,動物紛紛出現在街道上,仿佛提醒大家要重視它們的存在,許政淳也指出,自己就已領養三隻貓咪,而他們成爲了生活中最好的同伴,希望大家可以認養街貓回家,給他們一個更安全的生活環境。記者潘杰勝採訪報導
  • View More CTalk國際城市論壇.png
    地方新聞

    【CTalk國際城市論壇 各國官員線上聚首】

    生活//CTalk國際城市論壇各國官員線上聚首疫情不只影響著大家的生活步調,同樣也驅動著數位科技順勢轉型,由臺北市政府主辦的線上國際城市論壇CTalk,在日前邀請到11國17位城市官員和產學專家,在線上一同會談,共同提出以數位科技協助防治新冠疫情的策略與方法,同時也是互相交流各國如何落實數位科技在城市中的應用,同步帶動智慧城市的發展。臺北市政府一直致力於推動數位轉型,打造更智慧化的臺北城,為了配合智慧城市展,資訊局也策畫了兩項大型國際活動,一項是今年三月辦理的智慧城市首長高峰會,另一項國際城市交流論壇CTalk則在6月22日到24日期間,分為三個場次,在線上進行,邀請到美國矽谷重地舊金山、土耳其安卡拉、俄羅斯莫斯科市等11國共計17位智慧城市主責官員或專家,一同分享各國如何以數據帶動城市治理及數位轉型。臺北市資訊局局長呂新科表示,資訊局疫後首要的重點工作在強化臺北市的數位基礎建設,提供居民及企業有效的數位資源,資訊局主任秘書陳慧敏也指出,論壇上各國也會分享如何以公私協力的方式,帶動數位轉型,同時,北市也在會議上和各國交流,臺北市防疫期間的數位應用。CTalk國際城市論壇除了是要探討各國城市的數位治理及創新發展,在疫情期間,城市如何以數位科技落實應用於防疫工作也成為討論的一大重點,美國聖荷西市資訊長認為,面對疫情,該市應該採取「數位第一」的政策,推動公共服務線上化,巴西貝羅奧利松市副局長也在會中說明,新冠疫情正是加速與優化城市公共服務的時機,而各國防疫決策單位下一步會如何進行,相信不只是城市官員與專家急著想得知的,同樣也是社會大眾會持續追蹤的話題。
  • View More 龍山商場復業冷清.png
    地方新聞

    【龍山商場復業冷清 洪文和:汙名太嚴重】

    生活//龍山商場復業冷清洪文和:汙名太嚴重停業一個半月的龍山地下街,在上月三十日正式復業,為了讓民眾能夠安心購物,在復業前一天,衛生局、市場處還特別到場場勘,還有做全面清消,不過記者實際觀察,復業將近一週的地下街,開店的店家其實寥寥可數,逛街的人甚至比店員還少,似乎就算復業,不僅是攤商對於現今三級解封仍未解除抱持安全疑慮,民眾更不願意踏進商場,龍山地下街自治會會長洪文合表示,畢竟外界之前將萬華汙名化的太嚴重,需要一段過渡期才有機會恢復以往榮景。臺北市上個月二十九日起陸續有部分夜市微解封開始營業,在用餐時刻也出現人潮,讓攤商非常開心,不過同樣也是恢復營業的龍山地下街,卻是店員比逛街的人多,甚至多數店家仍是大門緊閉。五月十四日萬華爆發茶室街群聚感染之後,萬華被貼上毒窟標籤,讓緊鄰一路之隔的龍山地下街不得不暫停營業,民眾也不敢踏進一步,而店家拉下鐵門不營業,整個商圈損失的不僅是營業額,還有名譽,如今就算復業,但想恢復以往熱鬧景象,恐怕遙遙無期。原本寄望今年臺北燈節在萬華舉辦,各個商圈店家也樂見燈節帶來的消費人潮,但卻碰上疫情攪局,直接把萬華打入不見底的深淵之中,不過只要撐過去就有希望,儘管三級警戒尚未解除,但近期疫情趨緩,在政府評估下,龍山地下街恢復營業,只要做好相關防疫措施,戴口罩、量體溫、實名制一樣都少不了之外,也會進行人流管制,進入地下街不得超過六百人,每攤包含店員容納人員也以五人為限。有開店就有機會,但還是要幫店家以及消費者建立足夠的的信心,否則疫情之後,外界對於萬華仍是抱持不安全的想法,商圈店家們仍是盼不到雨後彩虹,洪文和就期望,未來市長等市府高層能夠多多來到萬華,以實際行動支持萬華,讓萬華再現以往榮景。記者曾信翰採訪報導
  • View More 龍山文創712跟進復業.png
    地方新聞

    【龍山文創7/12跟進復業? 洪文和樂觀其成】

    生活//龍山文創7/12跟進復業?洪文和樂觀其成       雖然龍山地下街部分商家恢復營業,商場微解封,但同樣位於龍山地下街的B2文創基地卻尚未復業,至於是否有跟進復業地打算,自治會長洪文和出面給出了答案。龍山地下街不等三級警戒解除,在6月29日宣布復業,部分商家重新開工,但在相同位置的B2龍山文創基地目前仍是停業狀態,被問及B2是否有跟進為解封的打算,自治會會長洪文和,給出了正面的答覆。龍山寺地下街自治會在日前針對B2文創基地開館問題進行討論,洪文和認為,目前疫情趨緩,各地也開始微解封,所以樂觀看待這次到7/12的三級警戒可以降級,認為最快7/13日就可以開館,讓文創商家重新營運,但為了確保地下街整體防疫,目前仍持續向文化局提請添購防疫設備,為開館提前做好準備。雖然龍山地下街自治會會長樂觀看待這次商場復業狀態,但要培植在地文創產業重新復甦,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記者唐詩晴採訪報導
  • View More 吃飽才能抗疫.png
    地方新聞

    【吃飽才能抗「疫」 方荷生物資送弱勢團體】

    社區// 吃飽才能抗「疫」方荷生物資送弱勢團體第三波的三級警戒,嚴重影響到許多家庭的生計,就連採購基本的物資都成問題,而弱勢族群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在他們都手足無措時,臺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透過一手創立的「臻佶祥」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募物資,把救助物資送到萬華重災區。三級警戒已將近兩個月,許多民眾的生計都受到影響,弱勢團體更是三餐沒法溫飽,若警戒再度延續,會壓垮的是飢餓,而不是疫情,因此,在得知萬華有許多弱勢群體沒飯吃後,臺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結合社福團體盤點物資需求,直接走入疫情重災區送物資救人。方荷生里長因爲十八年前Sars的侵襲,看到民眾被隔離沒飯可吃,當年的遭遇讓他決心成立「臻佶祥」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希望可以在災難期間有備災的功能,照顧弱勢群體。食物銀行在平時可以救濟,而在災難來的時候可以救災,在三級警戒下,民眾除了要準備好防疫配備,還得吃飽飯,養好精神才能把防疫工作做好。但疫情要何時才能控制住,這恐怕還得依靠施打疫苗。此外,方里長也表示,先吃飽飯,才有力氣共同對抗疫情,而這次疫情下,原本打算募集一千份物資,沒想到目前卻突破了九千份,非常地感謝各個善心人士的捐贈,讓有需求的弱勢族群得到幫助。記者潘杰勝採訪報導
  • View More 實施天空纜線專法.png
    地方新聞

    【實施天空纜線專法 營造美麗天際線 】

    市政//實施天空纜線專法營造美麗天際線臺北市道管中心在7月1日起實施天空纜線專法,凡是市區道路範圍內的架空纜線、管線都必須依規定申請許可證後才能設置,希望營造美麗臺北天際線。臺北市工務局道管中心日前宣佈,自7月1日起實施市區道路架空管線設置管理法,也就是所謂的天空纜線專法,市區道路範圍內所有架空纜線、管線除了要貼上辨別標簽,還需要依規定申請許可後才能設置,來加強道路纜線管制系統。纜線在缺乏管理的情況下,不但破壞都市景觀,還可能危害到民眾道路行駛安全,雖然北市府積極推動纜線地下化,但道管中心科長黃繼模指出,並不是所有的纜線都適合地下化。沒辦法地下化的纜線,都必須貼有申請人名稱及許可證字號以供辨識,同時,還得配合申請合法設置,讓日後的纜線查核工作更爲便利。此外,目前道路既有台電纜線、路燈電源線、有線電視纜線等,都要在113年7月前完成補辦申請許可,如果擅自設置或逾期未補辦申請,屆時將依法拆除與開罰。                               記者潘杰勝採訪報導
  • View More 學校停課至暑假.png
    地方新聞

    【學校停課至暑假 受虐通報恐藏黑數 】

    生活//學校停課至暑假受虐通報恐藏黑數如果家長的負面情緒增加,恐怕有可能會因為情緒管控不當而體罰小孩,根據以往經驗,多數的受虐通報主要來自學校,但從五月停課以來加上暑假長達三個月的時間,有一大段時間因為防疫而少了學校這個兒少保護主力,恐怕會有很多的受虐黑數沒被發現,而無法讓相關單位及時提供協助。三級警戒下,學校停課到暑假,父母親有的居家上班,有的請防疫照顧假,甚至是被要求放無薪假,親子間相處時間變長看似好事,但其實隱藏危機,根據家扶基金會統計,除了有五成五以上的家長容易產生負面情緒,親子間衝突也遽增之外,還有一項數據令人擔憂。根據衛福部統計,兒少保護案件通報量在2020年有82713件,跟前年相比成長將近12%,今年根據媒體報導,一到五月,新北市家暴通報案件較去年同期上升5.8%,多了386件,臺北市則通報共7,397件,較去年同期增加616件、上升超過9%,以往主要是兒少保護通報來源的學校,如今面臨三級警戒停課到暑假,這三個月的空窗期,恐怕隱藏更多受虐黑數。家扶基金會根據去年家暴案件中施虐者因素分析,發現子女教養、情緒問題、婚姻失調以及經濟問題,是造成父母親虐待子女的四大主因,立委王婉諭表示,政府在警戒期間更應該重視兒少保護通報數據,多多關懷高危險家庭,同時鄰里間也應該多加關心周遭狀況,如果真的有發先兒虐事件,應該馬上通報。除了建立好安全防護網,更重要的是家長們的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要找尋正當方式來紓壓,心理諮商師王雅涵就建議,父母雙方應該彼此分工做好溝通,可以各自協調好個人時間,讓自己能夠透透氣紓解壓力,另外,和孩子可以一起做家事、玩桌遊以及運動等等,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但如果負面情緒還是無法消除,那就尋找外在資源來協助,千萬不要將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造成彼此間更難以癒合的傷口。記者曾信翰採訪報導
  • View More 臺北客家農場防疫不廢耕.png
    地方新聞

    【臺北客家農場防疫不廢耕 割禾在家學 】

    生活//臺北客家農場防疫不廢耕割禾在家學      臺北市客委會和客家文化基金會合力經營的臺北客家農場,在6月30日起展開稻作收割作業,原本這次的割禾工作,會結合親子體驗,讓市民朋友參與,但為了落實防疫,改以簡約的人力進行,由耆老指引,教導農場義工進行收割作業,也恰好符合傳統農家的割禾分工運作精神。臺北客家農場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含90坪的水稻田,腹地與一般農田相比雖不算大,但仍依照客家傳統的耕作時序更迭,進行農耕作業,同時藉此向市民朋友傳達在地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價值。在耆老的帶領下,義工在烈日下辛勤地進行割禾、打穀等收成作業,除了展現客家農場設立以來,希望都市人抽離舒適圈,親身體悟傳統農家精神的宗旨,另外也是透過這場農家樂,傳承客家米食文化。另外,臺北市客委會主委徐世勲也指出,以往收稻作業會規畫成體驗活動,開放親子報名參與,但今年結合學子防疫停課不停學的精神,另外設計一系列與農場相關的手創包和影片教學,邀請親子朋友,透過在家手作,也能享受與大自然和農場生態互動學習的機會。疫情影響各行各業,但民以食為天,農田不可能廢耕,客家人敬天順時、依時而作,客委會透過客家農場,傳達客家傳統精神中,適時適地的生存韌性,也期許透過影片、手創包的型式突破隔閡,創造更多元的學習途徑,讓客家文化伴隨環境變動,用更豐富另類的傳承下去。記者唐詩晴採訪報導
  • View More 北市勞工紓困新方案.png
    地方新聞

    【北市勞工紓困新方案 就業3個月加薪20K】

    市府//北市勞工紓困新方案就業3個月加薪20K臺北市勞動局在紓困4.0上路後,再針對應屆畢業生、打工族與失業或停業勞工,推出新的紓困方案,為了照顧有意就業意願的待業勞工,並提升整體就業率,只要求職者成功任職滿三個月,就可以額外獲得勞動局加薪兩萬元。疫情衝擊各產業,停業潮再加上失業潮,讓今年應屆畢業生面對求職雪上加霜,為了協助有意願就業的勞工且不讓經濟發展停滯,臺北市勞動局就業服務處推出「你上工,我加薪」的勞工紓困方案,只要就業滿3個月,除了企業薪資以外,勞動局再加薪2萬元!臺北市就業服務處處長游淑眞也表示,疫情雖然也帶動了部分的產業的發展,提高勞動力的需求,但他們同樣也面臨承擔僱用的風險,因此,為了提高企業雇用社會新鮮人的機會,只要登錄就業服務處的網站,就可線上投遞履歷面試,同時,官網也提供免費職涯諮詢,協助畢業生媒合適合的職缺,從而提升求職成功率與穩定度。無論是失業勞工、停業勞工或應屆畢業生,都可以在八月十五號前到就業服務處網頁申請勞工紓困方案,或者預約線上的職涯諮詢來提升就業機會。 記者潘杰勝採訪報導
  • View More 挺萬華行動不停歇.png
    地方新聞

    【挺萬華行動不停歇 郭昭巖再贈聯醫物資】

    生活//挺萬華行動不停歇郭昭巖再贈聯醫物資                                                    郭昭巖5月20日發起的「萬華商家挺萬華、萬華人挺萬華」行動不因疫情稍微趨緩就喊卡,1個多月來協同在地商家、企業捐贈了價值數十萬的物資,6月30日更三度捐贈了N95口罩、亞培快篩試劑和呼吸套管等醫療備品提供臺北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調度。萬華出身的北市議員郭昭巖,從疫情爆發開始就親上火線,緊急調配各地資源,將餐飲、醫療物資整合,直接送至臺北市各大醫院和警消單位,支援前線,而這波挺萬華的熱血行動不因時間拉長或疫情趨緩就告終,近期更三度捐贈了臺北聯醫各種醫療用品,提供防疫人員調度使用。郭昭巖指出,17年前和平醫院因SARS院內感染擴大而封院,造成多人死亡,還有7名醫護不幸殉職,因此現在記取慘痛經驗,更謹慎防堵疫情,嚴格要求防護設備每日替換,於是郭議員透過這次行動,募集近兩千多個N95口罩及一萬個防護面罩等消耗品,協助及時補充醫療量能。另外,議員也表示,現在很多外地民眾和企業,受到萬華人挺萬華行動感動,都自願贊助物資,情義相挺,可見如今大家同島一命,並非只有在地人相互支持,而是不分你我的一致對抗疫情。在地議員肩負自救萬華使命,以小愛串連社會大眾愛心,三度捐贈防疫物資相挺前線防疫人員,體現疫情雖無情,人間卻有情的溫暖。記者唐詩晴採訪報導
  • View More 疫外現象.png
    地方新聞

    【「疫」外現象 逾五成親子關係拉警報】

    生活//「疫」外現象逾五成親子關係拉警報三級警戒三度延長,親子間的相處時間變長,對於家長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呢?根據家扶基金會統計,停課居家期間,有超過五成家長容易有負面情緒且跟孩子間的關係非常緊張,那到底在防疫期間如何與孩子相處呢?家扶就提出不閉打小孩口號,呼籲家長們要適時尋求協助調適減壓,才能有效改善親子間衝突關係。本身是平面設計師的王小姐,在本土疫情爆發後,就開始居家上班,五歲小女兒也因為停課每天就跟媽媽一起待在家裡,讓王小姐在疫情期間,要忙著工作還要照顧小孩,長時間下來真的很需要喘口氣。在疫情緊繃時刻要兼顧工作及照顧孩子,的確會讓人身心疲憊,好在王小姐懂得調適自己,加上老公平時也會從旁協助,讓她在疫情期間一樣能夠保持正面態度過生活,但不是每位家長都能像她調整的這麼好,根據家扶基金會近期調查顯示,疫情之下,親子間相處每天增加七小時,在工作壓力與育兒時間倍增下,有超過五成的家長容易有負面情緒,而且跟孩子間的衝突越來越頻繁,導致親子間的關係拉警報。根據家扶基金會觀察,造成家長容易有負面情緒的原因中,有高達八成五是擔心自己與孩子跟家人間的健康狀況,另外,也有五成五以上的家長,因為疫情向公司申請放防疫照顧假或者是上班時數變少,造成收入驟減,讓生活壓力又更重。原本寄望六月份就可以讓孩子回到學校的父母親,如今不但夢想破滅,警戒還持續到七月,直接進入到暑假,親子間突然相處時間變長,在家的生活到底是父母忍受小孩,還是小孩要多多體諒父母,才能讓親子間和平相處呢?不管是與孩子討論,讓他們也了解社會現況,還是一起完成以前未完成的活動清單,或者透過視訊跟學校同學一起做活動,都是希望能夠減輕家長負擔,也讓孩子在停課期間跟同儕間多多互動,培養感情,另外,如果真的負面情緒來襲,家扶也提供不要生氣,閉上眼睛,冷靜十分鐘,打給家扶聊一聊,給孩子一個抱抱,最後再來個開懷大笑等不閉打小孩快樂親子五步驟,讓親子關係不因為防疫而距離拉遠。記者曾信翰採訪報導
    PAPULAR熱門文章
  • View More 圖片2.png
    CH80悠遊台北台04月節目表
  • View More 圖片2.png
    CH80悠遊台北台03月節目表
  • View More 114頻道總表0226.jpg
    頻道總表
  • View More 圖片2.png
    CH80悠遊台北台02月節目表
  • View More 圖片2.png
    CH80悠遊台北台1月節目表
  • View More 圖片2.png
    CH80悠遊台北台12月節目表
  • View More 圖片2.png
    CH80悠遊台北台11月節目表
  • View More 圖片2.png
    CH80悠遊台北台10月節目表